首页 > 研究论坛 > 正文
牛金与“牛继马后”
作者:河南 牛桂林    发布时间:2015-01-19 21:55:57    阅读: 次    
 
牛金(约190—250),汉末三国时期魏国人,早期曾在曹仁手下任部曲将,后随司马懿长期征战,任魏国的后将军。据说,牛金是牛崇的后裔。

牛崇大约于东汉初始的公元35—41年前后任陇西郡主簿,当时的陇西太守名叫马援(字文渊),功曹名叫羊喜,因而坊间多有戏传:陇西郡是牛、马、羊“三牲备具”。 陇西郡的治所在狄道(今甘肃临洮),牛崇的同宗及其本人的子孙们,后来在这一带繁衍成了一个颇具影响的大族。

还有一说:牛金的先世后来从陇西狄道迁居荆州南阳。因此,牛金也可说是荆州南阳人。此说尚待考证。不过,从目前已知史料看,牛金最早发迹的确是在荆州,这一点很有意思。然而,牛金究竟是在出生地从军,然后成长起来的呢?还是当地后来的牛姓据其在此初露头角,而附会说牛金先世从陇西迁居荆州南阳呢?我们已无从考证。目前知道的,只是如下史实:

汉献帝建安十四(209)年,曹仁镇守南郡(今湖北荆州一带),周瑜领兵数万来攻。曹仁决定死守,曲将牛金认为:“不出城一战乃懦夫”,遂率敢死队300人,出城迎战吴军的前锋数千人,终因众寡悬殊而被围。曹仁奋力解围,拼死救出牛金,尔后合力反攻,击退吴军。

魏明帝太和五(231)年,诸葛亮六出祁山,进犯天水。牛金迎敌,穷追猛打,把诸葛亮从天水一直赶回祁山。
魏明帝青龙三(235)年,诸葛亮已死,马岱带领蜀军侵犯魏国的陇西,牛金率部痛击,斩首千余级。战后,武都一带的豪强势力王苻双、强端等人,带领6000余部属一起归附牛金。

就在这年十一月,有人在张掖郡玄川(玄川:古河水名,即今天甘肃西部的黑河,又名张掖河)的柳谷口,发现水中有一块龟形巨石,石头上天然形成的纹路,非常清晰地显现出一幅图画:在几匹马的后面,跟着牛、麒麟、凤凰,旁边还有星宿和八卦图案。因为图出玄川石上,故而人称“玄石图”。当地官员不敢隐瞒,即刻照原图绘制,以“天降祥瑞”为由,上报魏明帝曹叡。美其名曰“瑞石”、“瑞石图”。

青龙四(236)年,魏明帝将“瑞石图”诏告天下,以此与传说中上古时期的“河出图、洛出书”相提并论,认为这是上天在向曹魏政权显示祥瑞,暗喻曹家天下乃天命所归。诏书说:

“张掖郡玄川溢涌,激波奋荡,宝石负图,状像灵龟,宅于川西,嶷然磐峙,仓质素章,麟凤龙马,焕炳成形,文字告命,粲然著明。太史令高堂隆上言:古皇圣帝所未尝蒙,实有魏之祯命,东序之世宝。”

有人带着诏书和玄石图样,前去向精通谶讳之学的著名隐居学者张臶请教。时年整整一百岁的张臶,巨鹿(今河北平乡)人,学识渊博,闻名朝野,袁绍、汉献帝和曹操都多次请其出山,均被张臶谢绝。面对玄石图,张臶是这么说的:

“夫神以知来,不追已往,祯祥先见,而后废兴从之。已久亡,魏已得之,何所追兴徵祥乎?此石,当今之变异而将来之祯瑞也。”

意思是:上天是预知未来而不重复过去的。应该是祥瑞先见,而后政权的兴亡才跟着而来。如今汉朝灭亡已久,魏得天下已是既成事实,上天还有什么必要来追述既往呢?这块石头,显示的是现在的变异和将来的祥瑞。

说起曹魏后期,司马氏独揽大权,代曹篡魏已成必然,大家心里都跟明镜似的,只不过没有点破而已。人常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其实,司马昭的父亲司马懿,才是真正的始作蛹者。难怪孙司马炎登上西晋帝位,立即追尊司马懿为“晋宣帝”,谥庙号为“晋高祖”,实在是挑明了一个事实。

眼下,随着西柳谷的“瑞石图”公之于世,更是引起社会轰动,张臶的看法反映了社会共识。人们普遍认为,“牛继马后”的谶图,马在最前,接踵而来的是牛继马后,牛的后面,才是麒麟、凤凰、星宿、八卦。这是上天在向人世明确预告:曹魏江山马上就要被司马氏夺取;司马夺曹之后,紧接着注定会有姓牛的人来夺取司马氏的江山;在牛姓执掌天下后,才是麟游凤翔的太平盛世。

魏明帝景初元(237)年秋,辽东太守公孙渊反叛曹魏,自称为王。第二(238)年,牛金、胡遵随司马懿领兵4万,从洛阳出发,经温县司马懿老家,过河北孤竹、碣石,六月东渡辽水,七月冒暴雨抵达襄平(今辽宁辽阳),三战三捷,至七月二十三日,诛灭公孙渊父子,歼敌近万,收归边民30余万,平定辽东、带方、乐浪、玄菟四郡。牛金因功升任后将军。

魏齐王曹芳嘉平元(249)年正月,司马懿终于剪除了自己在朝中的最后一个政敌——大将军曹爽。此时的曹芳已成其任意玩弄的傀儡,历经数十年苦心经营,玄石图预示最先到来的“司马王朝”,眼看就要变为现实。此时的司马懿,反而更加寝食难安,他担心的是接踵而来的“牛继马后”,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自己终生的心血只为牛家作了一个铺垫。这种源自骨子里的恐惧,在司马懿即将走向人生终点的时候,更是与日俱增,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据正史记载,司马懿“有狼顾之相”,“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司马懿在对牛姓的极度猜忌与恐惧中,遍观朝野,最终认定最有可能应验“牛继马后”谶言、给未来的司马王朝带来致命威胁的,非牛金莫属。

大约在嘉平二(250)年,司马懿迫不及待地赶在自己辞世之前,果断使出狠招,特地制做了一把外表看似普通、里面却分两个隔层的“鸳鸯酒壶”,分别储藏好酒和毒酒,斟酒时可从同一壶内先后倒出,然后请牛金赴宴。司马懿自己先喝好酒,却用毒酒害死了跟随自己南征北战多年、已届花甲的后将军牛金。终于了却了自己终日为之寝食不安、却又不可告人的后顾之忧。他的这一手,连其亲生长子、与其共同谋杀曹爽的司马师都闹不明白,亲口问他:“牛金乃是名将,现在正可大用,你为什么要害他呢?”司马懿回答:“你忘记了在瑞石图上,马的后面有牛吗?”

面对突如其来的灭门之祸,牛金之子牛元定(一说牛玄),举家连夜逃离,一路改名换姓,先在牛字上加个宝盖,祈盼上天保护,自称姓牢。后以牢字的近音改称姓尞,也说姓辽,直到陇西安定(今甘肃镇原、泾川)祖籍地,才落下脚来。直到大约三百年后,其子孙中有个叫做尞允(一说尞元)的,先后在西魏和北周王朝担任侍中和工部尚书,才把三百年委屈奏明皇帝,通过皇帝赐姓,把尞改回了原来的牛姓。《隋书》虽然记录了此次尞改牛,却没有说明先前牛改尞。与《隋书》同时成书的《北史》,则比较完整地说明了牛改辽(尞)在先、而辽(尞)恢复牛在后的来龙去脉。到了唐朝的宪宗元和年间,林宝在其编篡的《元和姓纂》中,就说得更为简洁明白了。

再说司马懿毒死牛金后,总算在临终放心地闭上了自己的双眼。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就在牛金被害后不到三十年时间,司马懿的亲孙媳妇、琅玡恭王司马觐的妃子夏侯光姬,竟和王府里的一个牛姓小吏私通,于公元276年在洛阳生下了牛姓的嫡血后代、司马懿的名义曾孙司马睿。当时稍后的资料说,这个小吏名叫牛钦。也有说,这个小吏和司马懿所害的牛金同名。我个人认为前一种说法比较可靠。导致后一说法的原因,一则可能是钦金二字近音,以讹传讹;二则可能是出于对司马懿毒死牛金的报仇雪恨心理。

司马觐妃嫔众多,病死时35岁,却只留下司马睿一子。我们今天已经无从知晓,司马觐是不是因为有先天不育的难言之隐,才默许了夏侯光姬的红杏出墙?司马睿15岁时,以独子身份继承了琅玡王位。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狡诈多变的司马懿,曾孙多达数十,继承帝位、王位者也不乏其人,然而,却一个比一个窝囊,甚至还出现了司马衷这样在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白痴皇帝”。纵观西晋四帝,除去司马炎还算差强人意外,其余三个都不值一提。以致西晋仅仅历时35年,即告寿终正寝。

而据《晋书》记载,惟独牛姓血统的司马睿,却“目有精曜,顾眄炜如”,“简俭冲素,容纳直言,虚己待物”,沉敏大度,风趣幽默,可谓内贤外秀。但是,司马睿的名义祖父司马伷,只是司马懿的第五子。一个本来毫无资格继承皇位的牛姓子孙,竟然在西晋末年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中,鬼使神差地脱颖而出,一支独秀,得到了江南江北主要政治势力的鼎力支持与拥戴,最终在南京登基称帝,建立东晋,成了有晋一代少有的中兴之主,史称晋元帝。而他的儿子晋明帝司马绍,也是“幼而聪哲”。于是乎,东晋103年皇祚,竟成了牛姓的天下。

老谋深算的司马懿怎么也没有料到,自己当初费尽心机弄到手的辉煌帝业,竟然会以这种哑巴吃黄连的方式,被他当初深深忌怕的牛姓轻易接管,到底也没有逃脱上天“牛继马后”的预言。这才真正是“天数已定,人事难逃”:铁面无私的历史,在兜了一个大圈之后,居然又完全回到了“牛继马后”的原点,无情地和自作聪明的司马懿开了一个天大的历史玩笑。

也许,夏侯光姬私通牛姓小吏在当时已是尽人皆知的秘密;也许,因为司马懿毒杀牛金实在是不得人心。乃致当时普天之下一致认为:牛姓子孙司马睿登上东晋皇帝宝座,完全是司马懿逆天行为的应得报应。

在晋朝灭亡仅仅七十年后,此事就被写入了国家正史——南朝的《宋书》。据《宋书·第二十七卷·志十七·符瑞上》记载:

“宣帝有宠将牛金,屡有功,宣帝作两口瞌,一口盛毒酒,一口盛善酒,自饮善酒,毒酒与金,金饮之即毙。景帝(即司马师)曰:‘金名将,可大用,云何害之?’宣帝曰:‘汝忘石瑞,马后有牛乎?’元帝母夏侯妃与琅玡国小吏姓牛私通,而生元帝。”

而在北朝的《魏书·第九十六卷·列传八十四·僭晋司马睿》一节中,是这样记述的:

“僭晋司马睿,字景文,晋将牛金子也。初,晋宣帝生大将军、琅邪武王伷。伷生冗从仆射、琅邪恭王觐。觐妃谯国夏侯氏,字铜环,与金奸通,遂生睿,因冒姓司马,仍为觐子。” 

这段文字记述了基本事实。但需注意三个细节:①、称“僭晋司马睿”,是作者以西晋司马氏为正统,认为牛姓子孙司马睿属于篡夺司马氏的晋朝政权,故称“僭晋”。②、说司马睿是“晋将牛金子”,显系失误,此牛金并非彼牛金。
③、说夏侯妃“字铜环”,与《宋书》所说“元帝小字铜环”相矛盾,他们母子二人究竟谁是“铜环”?尚待考证。

此后,由唐太宗李世民亲自挂帅主编的《晋书》,作为一代王朝的煌煌正史,也在《晋书·第六卷·帝纪六·中宗元帝睿》中,于盛赞元帝司马睿之后,接着写道:

“初,‘玄石图’有‘牛继马后’,故宣帝深忌牛氏,遂为二榼,共一口,以贮酒焉。帝先饮佳者,而以毒酒鸩其将牛金。而恭王妃夏侯氏竟通小吏牛氏而生元帝,亦有符云。”

由衷地感叹:猜忌成性的司马懿毒死牛金,自己的天下却被牛氏的后代占有,这也是前有因后有果的报应呀!

此外,《旧唐书》、《明史》等当时及以后的众多正史、野史,都曾记录或提到这桩历史遗案。民国时期,蔡东藩在大量史料基础上写成的《两晋演义》,就在第二十回中说,司马懿暗忌牛氏,把牛金毒死,谁知后来又出了个牛金,和他的孙媳生下了司马睿。并有诗叹曰:

中篝遗闻不可详,但留一脉保残疆,
若非当日牛金力,怀愍沉沦晋已亡!

值得特别一提的是,在迄今为止包括《清史稿》在内的中国25部正史中,如上所述,载有此事的《宋书》、《魏书》、《晋书》、《旧唐书》、《明史》就有五部,占去了中国全部正史的五分之一。这些记载,均与市井趣闻和民间野史不可同日而语。其中,《宋书》成书于东晋刚灭亡不久,由于时间相距极近,许多当事资料比较详备。

《魏书》的主编魏收,虽以西晋为正统,说司马睿僭登帝位,但却不否认司马睿是牛姓血统的基本事实。而《晋书》则是在一代明君唐太宗李世民的直接指导下,由国史专家房玄龄等21人,在唐以前18种晋史的基础上,汇总甄别筛选整理而成。李世民本人任《晋书》总编篡,并亲笔撰写了书中司马懿、司马炎的“帝纪”全文,和“陆机传”、“王羲之传”的后论。因此,《晋书》又被称为《御撰晋书》,在国家正史中绝无仅有,历来以史料详尽、参阅价值极具权威性而著称于世。

不过,所有记录这一事实的正史、野史,无论如何,都还是继续称东晋为司马政权,多多少少地顾及了西晋传承的起码脸面。

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是:到了明朝,一向以认真甄别史实、敢于据实直言著称的大思想家李贽,则在自己所写的纪传体历史巨著《藏书》中,勇敢地撕下了历来的一切矫饰和伪装,坚持以史实为本,开宗明义,从卷名的总题目开始,就公开否认了东晋皇族的司马血统,否认了东晋对西晋的传承关系,直接把西晋称作是《晋司马氏》,把东晋称作是《晋牛氏》,两个朝代,互不掺连,白纸黑字,以示根本区别。可称为史学界的夺目奇葩。


————
作者简介:牛桂林,男,65岁,河南省林州市人。中华牛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高级职称,河南省地方铁路局副局级退休干部。

相关文章
联系我们

地址:郑州市丰产路21号省社科院东塔九楼C座
邮编:450000
研究会邮箱:niushiwenhua11@126.com
华夏牛氏QQ群:178873747

    牛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的宗旨:面向所有牛氏宗亲,追溯牛氏之渊源,研究其发展,褒扬其对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做出的丰功伟绩,联络其海内外子孙,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