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论坛 > 正文
安阳地区牛氏家谱简论
作者:河南 牛向阳    发布时间:2016-07-10 21:54:58    阅读: 次    
安阳地区即今安阳、鹤壁一带各县市总称,明清时期属彰德府管辖,本地牛氏分布广泛,现有人口大约十多万。安阳牛氏支系大都为明清迁民,其中从上党地区壶关沙窟村迁来牛氏人口最多,主要定居在林县一带。除沙窟支系外,安阳牛氏还有临淇镇孔峪、东岗乡武家水、安阳市龙泉镇牛家岗、安阳县马投涧乡牛家庄、滑县小铺乡牛家庄、内黄牛林村等数十个支系家族,但许多地方家谱失修或失传,以致祖上信息不明。

安阳地区沙窟迁民分为林县城东关曲山、原康镇小池口、姚村镇牛家岗、五龙镇牛家岗、安阳县磊口乡鹿山五大支系及许多分支。明清时期,安阳沙窟支系牛氏名人辈出,比较著名的有林县小池上村的牛任大、牛应征家族,曲山清代顺治进士牛君藩家族,鹤壁牛横岭牛勋家族等。尤为难得的是,沙窟支系牛氏大都纂修有家谱,且不少保存下来,这为考证各支系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与河南其它地方相比,安阳牛氏很多支系保存了始迁信息,如武家水碑刻记载始祖从洪洞龙马村迁来,孔峪牛氏从壶关树掌村迁来,壶关沙窟牛氏传为“八兄弟打锅”等等,对考证安阳牛氏祖源和“打锅牛”传说来源分布情况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上党牛氏历史

上党地区,主要指今长治地区县市,秦代上党郡指山西省东南部,主要包括长治、长子、壶关、潞城、平顺、陵川、高平等县。

上党牛氏历史悠久,为唐、宋、金、元时期北方牛氏聚居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为明清时期迁民的重点区域,今河南、河北、山东多地牛氏家谱记载迁自此地。近年来上党地区发掘出土了很多唐代牛氏墓志,目前发现的数量有51方,其中壶关沙窟12方、壶关城关12方、上党府城周边13方、潞城12方、泽州2方、沁县1方。以上墓志不仅对考证该地区牛氏分布与繁衍情况提供了珍贵的研究资料,而且对研究汉唐时期整体牛氏历史情况意义重大。

上述墓志碑刻均记载上党牛氏原籍甘肃陇西一带,南北朝时期因官播迁至此,而且多记为牛金之后。如壶关沙窟村出土牛氏墓志记载原为陇西成纪人,牛金之后;壶关城东南五里出土牛景墓志记为陇西人,(后)汉秘书大监牛弘之后;上党县西南三里出土牛玄墓志记载“其先陇西狄道人,宋大夫司马牛之令绪,汉丞相牛辅之仍孙,十代祖金,魏朝右大将军。”

沙窟村出土唐天授二年(691)牛善墓志记载,沙窟牛氏其先陇西成纪人,为曹魏后将军牛金之胤,裔孙牛珎为汉上党郡守,子孙因此迁居壶关沙窟村定居。北朝至隋唐时期为沙窟牛氏最为辉煌时期,牛珎六世孙牛畅官魏濮州府军事,七世孙牛成官北平太守,八世孙牛遷官隋左勳侍郎,九世孙牛善官唐上驹都尉,一门济美,遂为上党名门望族。

宋元时期,沙窟牛氏人口众多,不少牛氏分迁到附近村落定居。元代至元年间,沙窟村都统牛成主持修建了村西的玉皇七佛庙,并在村东北高岗建造了宏伟壮观的牛氏祠堂“家佛堂”(今保存尚好)。至元十八年玉皇七佛庙重修碑记载了方圆村落很多捐资牛氏人名,如(沙窟)村有社长牛珎、牛赟、牛成、牛进、牛资、牛信、牛贵7人,(黄山)村牛进、牛全、牛旺3人,(神後)村牛智、牛佺、牛英3人,马家庄牛俊、牛清2人,北羊户牛?、牛成2人,宋保村牛全1人,三家村牛成、牛通、牛福、牛荣4人,郭保村牛聚1人,修善村牛才1人,什里村牛信1人,以上村落捐资重名牛成3人、牛进2人,充分说明元代壶关一带牛氏繁衍分布广泛,符合明代此地人口外迁条件。

明初迁民,上党牛氏大量分迁到河南、山东等地,而沙窟村则因此成为牛氏家谱记载最多的牛氏祖地,且各支系大都流传“八兄弟打锅”传说。据各地沙窟支系家谱记载,除迁往林县支系外,沙窟牛氏外迁的还有明代以前迁至山西万荣县四望村牛氏支系;明洪武初年牛翔迁武陟温村;永乐二年牛从善四子迁山东东明;天顺十年牛大通迁北直隶大名府,天顺十二年牛大湖、牛大海迁兖州,宣德二年牛大山、牛大川迁晋疆平阳府,宣德五年牛大江、牛大河迁巴州;清初牛承德迁新乡县大宋佛村等。今沙窟当地牛氏尚传说留居沙窟的为二门,三门迁往修武,其它支系大都迁往林县。

除“八兄弟打锅”传说外,沙窟村还自古流传“牛丞相打锅”传说,讲的是某朝皇帝在牛丞相邀请下巡游壶关,走到南垂村一带问地名,牛丞相因用方言回答“南垂”,奸臣谗言说其回答“难回”图谋不轨,结果皇帝大怒,遂对牛丞相抄家灭门,家人得讯后打锅逃离故事。与“牛丞相打锅”传说相关的是,沙窟当地还传说位于村西古圣山正南的牛家祖坟当时也被官兵破坏,其南方被挖一条深沟,风水被破。据传沙窟村最初叫牛豆槽村,朝廷为了彻底断绝牛氏风水,又把村名改为沙窟村,把旁边的白草坡村改为黄山村,清水河改为油坊河。联系沙窟牛氏传为三国牛金之后,其流传“牛丞相打锅”传说故事可能与牛金的“牛继马后”谶语罹难事件有关,疑为牛姓最早的打锅传说。

除沙窟牛氏外,唐代以来陵川牛氏也是上党牛氏突出一支,出现了很多名人。史志记载陵川有唐代进士牛處中,元代又有牛潜、牛元伟、牛宗智三位进士,从此进士数量可以看出唐宋元时期此地牛氏的家族繁盛情况。林县孔峪2004年修《牛氏家谱》记载,陵川牛氏今以平城镇义汉村最为集中,附近村落牛氏大都是从此迁出。当地流传始迁祖兄弟八人,其一被害无首级,后铸铜头安葬,此与壶关一带的“八兄弟打锅”传说接近。(另一传说版本被害人为父亲,兄弟七人。)

 
二、安阳牛氏家谱情况

安阳地区牛氏家谱编纂以鹤壁牛横岭家谱最早,其首修序言为崇祯二年所写,康熙六十年重修家谱。此外,安阳县龙泉镇牛家岗家谱纂修时间也是比较早的,于康熙三年首修。其它如五龙镇牛家岗家谱乾隆年间首修、小池口家谱乾隆五十一年首修、曲山牛彪支谱道光年首修等。不过令人遗憾的是,清代道光年后,由于受到汜水武状元牛凤山联宗修谱影响和把“打锅牛”、“18打锅牛”混为一谈缘故,安阳部分牛氏家谱也因此开始传抄“18打锅牛”家谱,如鹤壁牛横岭家谱在民国三十四年开始传抄,尤其近年新修家谱传抄更多。

关于认祖归宗,必须把始迁时间、地点、人名、字辈、后裔、传说、家谱、碑刻等资料信息认真比对,迁入与迁出两地信息做到吻合无误才行,且不可根据猜测与推理草率认祖。由于安阳牛氏家谱传抄“18打锅牛”家谱错误比较明显,故进行择要分析,让族人能够明白其中一些家谱的问题缘由。

 
问题一:安阳牛氏与“18打锅牛”关系

 “18打锅牛”家谱记载始祖牛川在元朝因官寄籍山西洪洞县南二十里椿树刘家(一说椿树胡同),其家族在洪洞生活时间不过几十年。此间山西各地牛氏人口众多,尤以潞州、太原一带牛氏更多,牛川家族只是其中很小的一个支系。另外在地理位置上,其家族也不可能与上党牛氏有任何交集关系,更不能武断认为从山西迁出牛姓都为十八祖牛翼之后。

济源石露头家谱是“18打锅牛”最早纂修家谱,约修于乾隆初年,分为南头(荣祖)、北头(富祖)两支谱。其南头谱载:“健,字乾乙,拔贡生,娶汤阴县民女,生七子,住县东北沙滩,后又迁居滩西四十里临川(陵川)县地。”北头谱载:“健,字乾一,拔贡生,娶刘氏,系汤阴县民女,生七子。居彰德府临(林)县东沙滩河,后分居临川县。”林县东沙滩地址据考在原康镇西北、西洼村东南,现河滩一片,此地牛姓传为“八兄弟打锅”,后迁原康镇石家庄村。林县、陵川两地亦均无牛健在此定居的原始传说、家谱、碑刻记载,所以不能单方面根据此说把这两地牛氏草率归为牛健之后。


林县鹿山牛全顺曾手写一张牛健与鹿山牛氏的世系关系图,此图记录牛健娶刘氏、武氏,生七子:明、晖、亮、玘、五、陆(绿)、八。此图牛健七子名称明显是根据各种资料猜测、拼凑而成,其中明、晖、亮名字来自山东鄄城1992年修《牛氏族谱》,“三世牛健,生有七子,旁边注:长明、次晖、三亮,后分居西四十里陵川县。”需要说明的是,鄄城家谱是同治九年开始传抄“18打锅牛”家谱的,而明、晖、亮名字在道光十八年后一直被认作牛捷之后的,鄄城家谱明显抄错了。图中牛玘为武家水始祖,来自洪洞县西龙马村。五、陆为推测人名,没有定居信息。牛八为小池口始祖,来自壶关沙窟村。

鹿山牛氏来自壶关沙窟村,家族碑刻记载始迁祖牛大林之祖父牛成在洪武五年以前已经去世,其干骨在洪武五年从迁葬小西沟,后又迁鼍山下。而“18打锅牛”记载十八祖牛健是明初迁民后到才娶妻生子,所以牛成生活时间应该比牛健更早,绝对不是牛健之孙,鹿山牛氏也因此不是牛健之后。

 
问题二:武家水与定陶牛氏关系

武家水碑记载:“始祖牛玘,配氏郭氏,立茔于牛家垴下……始祖故居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城西龙马村人士。”武家水牛玘来自洪洞城西龙马村记载是比较准确的,该村现属龙马乡,分为东、南、西龙马村三个自然村,其与来自洪洞县南二十里椿树刘家(或椿树胡同)牛川家族的籍贯地址是不一致的。

近年武家水与定陶孟海镇牛屯家谱互抄,出现了更多错误。由于武家水牛玘生二子,长小大、次小二,其名字与定陶牛氏始迁祖牛小大、牛大小相似,结果定陶牛氏寻根到武家水,两支牛氏由此混为一谈。定陶家谱原始记载始迁祖兄弟三人,原籍山西潞州长子县东兴里(今长治县东兴村),除三子牛成留守原籍奉祀祖先外,长子牛小大、次子牛大小则在永乐十三年同迁至定陶小左村。因居地狭小,牛小大后又分迁古风村苗固坡。


两支家谱原始信息比较,①、两支牛氏始迁原籍信息不一致,一个来自洪洞,一个来自上党。②、两地牛氏兄弟人数也不一致,武家水牛小大是兄弟二人,定陶牛小大是兄弟三人。③、牛小二与牛大小名字有别,且两地子嗣后代情况也是不一样的。④、根据定陶家谱记载,永乐十三年牛小大是与其子牛春一同迁至定陶,而牛春是当时迁民队伍的壮首,年龄至少20余岁,由此判断牛小大应是洪武年前已出生,与武家水牛玘应该同时代人甚至更早,不应是牛玘之子。⑤、定陶黄店镇牛楼始祖牛大小在上世纪八十年后代修谱时把其改名为牛从东,因为外地不了解原因,结果又导致今武家水家谱记载牛玘生四子,长子小大、次子小二、三子从东、四子成的错误现象。

 
问题三:林县五龙镇牛家岗牛兴与密县下牛村牛兴关系

五龙镇牛家岗家谱与碑刻记载始祖牛兴,字起发,配元氏,于明永乐年间由沙窟村迁居林县零泽邨,后改名牛家岗。牛兴生一子春,春生一子林,林生三子:长勋、次玉、三得山。牛家岗牛氏外迁支系甚多,四世牛勋迁居鹤壁牛横岭村,七世宗约一支康熙八年迁卫辉府汲邑西北黄家洞,宗学一支迁卫辉府淇邑西北型盆村,宗祥一支迁淇邑西北三十里渔泉村。

近年牛家岗支系牛氏把始祖牛兴与密县下牛村十八祖牛郁之后牛兴混淆为一人,错误也是比较明显的。一则两者籍贯不同,林县牛家岗牛氏家谱与碑刻记载其始祖牛兴原籍壶关沙窟村,从来没有迁自密县的任何记载和传说;二则两者子嗣后代不同,牛家岗牛春仅有一子牛林,而密县牛兴则生牛麟、牛刚二子。从以上两点原始资料比较,牛家岗牛兴与密县牛兴明显为两人,属于重名现象,现在两地家谱互抄把其视为一人完全错误。
 

结论

安阳地区牛氏在清代道光年前,各支牛氏均无“18打锅牛”传说记载,近代一些支系之所以认作“18打锅牛”,除受到武状元牛凤山父子联宗修谱影响外,其主要根源还在于广大宗亲不了解“打锅牛”传说的起源与分布情况,把“打锅牛”与“18打锅牛”混为一谈所致。今北方牛姓基本都为打锅牛,名称有“打锅牛”、“破锅牛”等多种称谓。从明代各地牛氏迁移分布区域情况来看,宋元时期“打锅牛”传说已经广为流传。除牛丞相打锅传说外,另有三兄弟、四兄弟、八兄弟、十八兄弟等多种兄弟破锅传说。三兄弟打锅主要流传在山西南部、河北大部、山东中部、河南新乡等广大地区;四兄弟打锅主要流传在西北地区、山东西北部;八兄弟打锅主要在壶关沙窟村支系和河北邯郸一带牛姓流传;十八兄弟打锅传说在河南及其周边地区广为流传。

笔者以为,纂修家谱、认祖归宗必须慎重,要认真考证,甄别各种信息必须吻合无误才行。切莫无视本地原始记载或传说,草率认祖。

故对当前安阳牛氏新修家谱提出两点意见:

1、尊重本支家族历史,不随意传抄别支家谱。先祖历史失传情况下不要根据臆想、推理草率认祖,姑且存疑,从有明确可考处客观记载。

2、家族历史记载尽可能详细,老照片、古民居、契约、坟茔图、碑刻、传说等家族史料尽可能都入谱登记。新修家谱倡导男女平等,配偶要写全名、娘家地址,女儿记载婚嫁情况。世系图、世系谱都要有,世系谱要收录生卒年月日、葬地、别名、字号、文化程度、工作情况、影像等多种信息资料。

联系我们

地址:郑州市丰产路21号省社科院东塔九楼C座
邮编:450000
研究会邮箱:niushiwenhua11@126.com
华夏牛氏QQ群:178873747

    牛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的宗旨:面向所有牛氏宗亲,追溯牛氏之渊源,研究其发展,褒扬其对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做出的丰功伟绩,联络其海内外子孙,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