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论坛 > 正文
牛氏家谱研究要迈向新高度
作者:河南 牛向阳    发布时间:2017-07-15 09:07:19    阅读: 次    
牛氏家谱是牛氏文化研究和牛氏家族活动的基石,是中华牛氏大家族的精神纽带。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牛氏文化研究活动大都围绕家谱进行,从最早的民间自发交流家谱行为,到今天牛氏文化研究会的综合深入研究,牛氏家谱在研究领域和深入层次上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和成绩。
 
一、家谱的时代特征
  
家谱又称谱牒,在经历早期的商周甲骨、金文家谱和汉代初期发展后,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家谱开始兴盛繁荣。由于受到九品中正选官制度的影响,此间国家设立有谱局和谱官,士族有“薄状”,庶族则为“谱系”,家谱成为区别门第等级和做官资格的重要证明。唐代时期,门阀士族受到极大打击,由于崇尚官爵、军功,家谱内容和性质随着时代发展出现了很大的变化,编纂了《氏族志》、《姓氏录》、《元和姓纂》、《宰相世系表》等许多谱牒书籍。“唐末五代之乱,亡失旧谱,上世次序不可复知。”魏晋以来维护门第的官方谱学已经消亡了,宋代从而迎来了家谱的普及和平民化。许多著名的士大夫在此期间都热衷编修家谱,欧阳修、苏洵采用五代之祖为始祖的“小宗之法”家谱格式对后世影响很大 ,但亦有部分家族采用追溯数世代的“大宗之法”。延至明清,官方、民间都开始大肆修谱,迎来了家谱编纂的滥觞时期。期间不少家族常常以通谱、联宗甚至冒认名门望族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出现了“会千万人于一家,统千百世于一人”的统谱。一些文人专以编纂谱牒为职业,他们事先将各姓在历史上的著名人物都开列出名单,当有人要他们纂修家谱时便根据需要将这些名人编人家谱。现在存世的明清家谱中,唐宋以前的世系中常常可以看到不少名人,许多就是这样编造出来的。
 
不同时代的谱牒具有截然不同的性质特色,在研究家谱的过程中,首先要注意家谱的时代特征和地域民俗情况。在研究中发现,各地现存的牛氏家谱不少也具有明清时期拉名人入谱的时代特征,这是受到社会风气和家族内部修谱意愿影响的必然结果,留下了明显的时代家谱烙印。
 
二、家谱的研究方向
 
家谱文化研究可分为两个阶段,从表象和深度两个层面进行研究,既要研究家谱的时代特征,也要研究家谱的地方特色。
 
第一阶段,首先是对家谱记载的谱序、世系、族规、名人等内容进行研究,可以结合史籍、文献、碑刻、契约等资料进行相关佐证,从而对家谱内容有一个全面细致的熟悉了解。
 
第二阶段,在对家谱内容有一个基本了解后,就要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深入探究家谱编纂背景和发展演变情况。既要分析家谱编纂所处的民俗文化时代特征,也要与其它姓氏家族的家谱编纂进行对比,并从普遍性、偶然性角度论证研究家谱编纂的不同特征,以及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解读编纂者的修谱意愿。此外,还可以从历史学、民俗学、社会学、人口学、谱牒学、移民学等方向进行多学科、多角度的探讨研究,从单纯的家谱解读上升到学术研究高度。
 
在这两个阶段中,前者研究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深入,两者相辅相成。没有前者研究,后者只能是泛谈或表面研究;没有后者研究,前者研究也必然处于浅层次考证领域,不可能上升到理论学术研究高度。
 
三、家谱研究与民俗文化的关系
 
家谱是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因为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地域民俗文化性质,当代牛氏家谱研究者在家谱研究和宣传工作应该采取审慎态度,尤其对于清代一些家族的联宗续谱行为的时代特征要予以重视。在工作中要积极响应中华牛氏文化研究会提出“尊重历史、传承民俗”的牛氏文化研究工作指导方针,既要注意保留一些传统家谱和民俗文化,也要倡导编纂具有新时代特征的现代家谱。
 
新中国成立以后,封建家族宗法制度和家谱文化受到极大冲击,当前家谱编修所处的环境和要求已经截然不同。进入新世纪,由于广大民众文化程度已经普遍提高,尤其处于网络时代,民众的信息量和交流范围也更加宽广。在此时代背景下,牛氏文化研究会和研究者应该着眼大局,不要局限在“打锅牛是一家”或南方牛氏、北方牛氏等等狭义宗族范畴,而应着眼倡导“全国牛氏一家亲”的广义家族范畴,让全国的牛氏大家庭团结在一起,在经济、文化上共同发展进步。
 
在当代牛氏文化研究和宣传领域,要采取多元化的工作方针。要采取多种宣传途径让广大牛氏宗亲客观了解本家族历史和家谱编修的发展情况,使其认识全国牛氏家族支系的多元化现象,重点普及宣传打锅牛传说和打锅牛支系的多元化现象。
 
总之,新修家谱要紧随时代,弘扬社会新风俗、新文化,客观修谱,不要随意传抄家谱或改变民俗,让新修家谱具有新时代民俗文化特征。
 

联系我们

地址:郑州市丰产路21号省社科院东塔九楼C座
邮编:450000
研究会邮箱:niushiwenhua11@126.com
华夏牛氏QQ群:178873747

    牛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的宗旨:面向所有牛氏宗亲,追溯牛氏之渊源,研究其发展,褒扬其对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做出的丰功伟绩,联络其海内外子孙,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