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论坛 > 正文
牛景先的行迹与后裔
作者:牛振民    发布时间:2014-07-11 12:03:58    阅读: 次    
 
笔者自从于中卫《牛氏家乘》、《牛氏家志》、《牛氏家谱》和 《牛氏源流家谱》等族谱中,发现宁夏银川、中卫、金积、盐池和陕北葭县、靖边、定边等县打锅牛氏均系大明建文御史牛景先的后裔,始留意景先公的行迹及其后裔的播迁情况。

景先公在《明史》中有传。《明史》卷一四三《列传》第三十一记载:
 
牛景先,不知何许人。官御史。金川门开,易服宵遁,卒于杭州僧寺。已而穷治齐、黄党,籍其家。         
 
正史的记载虽然可信,但语焉不详。为了厘清景先公的主要行迹,笔者查阅了时人史仲彬《致身录》和明清之际著名学者郎瑛《七修类稿》、朱国祯《皇明逊国臣记》、黄佐《革除遗事》、查继佐《罪惟录》、钱士升《皇明表忠记》、谷应泰《明史记事本末》等文史资料,以及《靖难残梦》、《续英烈传》之类野史稗抄,再与有关方志、钟铭、碑碣、地契、祖宗坟茔和族人传说相印证,得悉景先公的大致经历。

首先是景先公的籍贯问题。史仲彬《致身录》最早认定景先公为沅(今湖南芷江县)人,嗣后查继佐《罪惟录》和钱士升《皇明表忠记》等著述都沿袭史说。黄佐《革除遗事》和谷应泰《明史记事本末》却认为“不知何许人”。《明史·本传》则指出《致身录》“晚出,附会不足信”,未予采纳。而播迁西北各省的景先公后裔都统称其先祖迁自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此说代代相传,沿袭六百年,波及四省(区),应确凿可信。

景先公的活动背景和大致经历是:

洪武三十一年(1398)闰五月,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即位,改元建文。当时,盘踞各地的叔辈诸王皆“以尊属拥重兵,多不法”。建文帝采纳尚书齐泰、翰林学士黄子澄和文学博士方孝孺等人建言,对诸王采取削藩之举。最具实力的燕王朱棣便乘机指斥齐、黄等人为“奸党”,并以“靖难”的名义,挥师南下,与其侄争夺江山。当此之际,景先公以镇抚之职,“尝率兵抗御靖难师”(1),但最终以失败告终。

建文四年(1402)六月十三日,燕兵攻入金川门,金陵陷落。齐、黄党五十余人惨遭屠戮,“并夷其族”。本属齐、黄党成员的御史景先公,相偕几个同仁, “各讳名号”,取舅家姓氏,改名徐行(2),星夜逃脱。其妻刘氏及小妾被“发教坊司”(3)处置,备受摧残,所幸男丁逃脱。

《致身录》记载了景先公君臣出逃的情状:当日,“大内火起,帝(朱允炆)从鬼门遁去,从者二十二人”。这二十二人“从者”中便包括景先公在内。出逃时,景先公率先用铁棒开启鬼门,“若不用力而即瓦解”。从此,君臣一行以师徒相称,先后流亡于溧阳(今江苏溧阳县)、吴江(今江苏吴江县)、襄阳(今湖北襄樊市)、杭州等地。只是建文帝离开杭州云游天台、雁宕和远赴滇南的活动,便没了景先公的踪迹。

《靖难残梦》所记景先公到杭州之后的活动,正好衔接《致身录》的未载之缺:
 
         行至杭州,惠帝(朱允炆)道:“天台只可栖身求生,难图复国大计。杭州乃江浙中枢之地,若有人于此,便于传递音讯。”牛景先道:“臣愿于此出家,为社稷效犬马之劳”。帝即应允,牛景先便在法净寺出家为僧(4)
 
这段记载厘清了正史所收传主与“杭州僧寺”的依存关系。

《续英列传》的记载补充了景先公“卒于杭州僧寺”的时间、地点:
 
既至杭州,恐有人识认,便悄悄住在净慈内(5),暗暗与两和尚、一道人,以及景先、仲彬,浏览那两峰六桥之胜,甚觉快畅。留连了二十三日,方渡造江去,要游天台。不期牛景先忽然患病,不能从行,留在寺中养病,又不期师(朱允炆)行后,竟一病不起,奄然而逝。 
 
     参照《致身录》所记,建文帝与景先公一行是永乐二年(1404)八月十三日开始两浙之行,“杭州计游二十三日,天台、雁宕计游三十九日”,而天台、雁宕之游,景先公并未参与,那么,他的卒期应在永乐二年九月之后。

景先公作为一介朝廷钦犯,于流亡途中客死异乡,自然没有什么哀荣。直至天顺(1457—1464)年间英宗复辟,释放了朱允炆之子建庶人,对建文旧臣的追讨才稍微松懈。其后郎瑛修著《七修类稿》,在卷十《国事类》中,将景先公列入“建文忠臣”的第73名。万历(1573—1260)年间,朝廷追谥建文帝为惠宗,下诏为建文旧臣平反昭雪。而且“给事中欧阳条律上其书于朝,欲为请谥立祠”(6)。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景先公的遭际引出宁陕之交“四祖打锅”的传说:

永乐二年(1404)前后,景先公的四个儿子来到洪洞贾村大槐树下,将一口砂锅破为四块,兄弟四人各执一块,诀别而去。几经辗转,一人落籍陕北葭州(今陕西省佳县),一人落籍甘肃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县),一人落籍宁夏中卫(今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一人落籍新疆某地。这就是“四祖打锅”说的来源。

目前唯一可以证实宁陕之交打锅牛氏为景先公后裔的文字资料,是珍存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西园乡牛家滩清道光三年(1823)由十五世祖牛光汉和十七世祖牛庆云祖孙编纂的《牛氏家乘》,及其后裔在此基础上另续的三部族谱。
《牛氏家乘》序一称:
 
         我始祖大明洪化别驚也,为景先之适(通嫡)嗣。世笃忠其农业,启(其)后宫学十余年,氏歌有道,治制适宜。闾人欣欣以为神明之颂。叠至七十致任归田,遍观方域,卜宅于中乃安厝。
 
因该《家乘》为手书本,笔误颇多。依笔者愚见,明代并无“洪化”年号,疑为“洪熙”、“成化”之误或者二者的合称;古来素无“别驚”之职,疑为“别驾”之误。理顺以上概念并纠正其误书,结合相关史料和族人传说加以考证,便可得出近乎史实的结论。

    据相关资料记载和各地族人传说,景先公四子之中留下姓名的只有两人。其中唯一在朝任职的嫡长子名唤牛马辛,打锅后迁往葭州。另有一人改名徐能,徐能有子徐智,徐智有子徐诚,徐诚有子徐滋,至徐滋子,即第六代才恢复牛姓,取名牛滨。至于徐能究竟是牛马辛的兄弟,还是牛马辛的化名,就现有的资料很难确证了。

据传“四祖打锅”之后,景先公长子牛马辛自山西洪洞迁徙葭州和市都,在当地开荒种地,繁衍生息。经过五代人的努力奋斗,随着财富的积累,渐次购下了嵯峨峰周边的大片土地,举族移居该峰东南麓峪口乡,取名牛家畔,为宁陕之交牛氏族人开辟了一块全新的天地。

嵯峨峰濒临黄河,巍峨高峻,婉蜒曲折。峰上松柏苍郁、景物壮观。因自古有白云缭绕,又称白云山。山上的白云观就是由七世祖登第公献地所建。观容建筑精巧,别具一格。观内珍存有表现道、佛经变故事和山水人物的彩色壁画,内容丰富,形象逼真。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北京白云观道士王真寿协同几个弟子到葭州白云观作住持。他们将道教音乐带到了白云山,并广招弟子,讲习经文,传授经韵曲调,教练笙管吹奏和法器打击,组建颇具规模的笙管乐队,开展道教音乐活动,使白云山道教音乐盛极一时。诸种因素,使白云观成为道教全真派在大西北的著名圣地。

除了全真教的存在,白云山周边还活动有白莲教。白莲教是一个秘密的宗教团体。成员十分广泛,主要以农民和城市贫民为主。其“政体尚专制”,实行严格的家长制统治。传教的方法是:传教者“或充医卜,或充贸易,遍历各村,亲去传徒”,在穷苦的下层群众中广招信徒,将其组织起来,发展壮大。

白云山处于这样一个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据郡人张宗商编著乾隆二十九年(1764)版《葭州志》所收,牛氏知名人物就有十七名之多。其中骠骑将军、都督佥事一人,宁夏总兵、官挂征西将军印一人,中下级文官武宦十人,节烈孝妇五人,这在当地居人中可谓无出其右。

当然,全真教和白莲教的传播,对牛氏族人也有所浸淫。尽管全真教属道教的“白道”道门,白莲教属佛教的“黑道”道门,但二者在教义上颇多互通之处,在下层社会最容易被教民兼收并蓄。牛氏族人长期聚居于此,颇多参与宗教活动,其中有人还担当过基层组织的头目。

万历年间,牛家畔族人衍传至第七代。由于人口渐增,耕地不足,登字辈昆仲及其子嗣纷纷向周边地域或外省播迁。据传长祖登福子嗣迁往河南、山西、江西等地。次祖登禄子嗣部分留居当地,其余分别迁往本省靖边、定边并辗转迁往宁夏等地。三祖登祯子嗣迁往本省志丹县和内蒙古等地。四祖登祥子嗣一支迁往甘肃某地,另一支迁往内蒙古某地。

牛登禄及其子嗣迁往靖边后,定居于该县宁条梁镇牛圈梁村。其佚名长子继续留居当地生活。佚名次子在白莲教中位序老五,江湖上人称“牛老五”。此公惯于行侠尚义,扶危济困,深受时人敬畏。老五公夫妇育有六子,分别讳作青才、邦才、国才、宏才、大才、进才。万历中年,他亲率六子四处寻访“四祖打锅”的踪迹,并谋求组织发展。嗣后青才、国才二祖及其子嗣先落籍于定边县砖井堡的牛圈村,后分别迁往该堡的张千渠和牛峁子(现划归黄湾乡)。邦才祖及其子嗣落籍于宁夏卫银川西郊的牛家道(今银川市金凤区三一支沟村)。大才祖及其子嗣落籍于宁夏中卫西园乡(今迎水桥镇)的牛家滩。宏才祖及其子嗣落籍于宁夏卫金积堡的牛家桥(今吴忠市上桥镇牛家坊村)。进才祖及其子嗣不知所踪(一说亦落籍于牛家桥)。青才、邦才、国才、大才四祖的后裔大都在迁徙地定居,唯有宏才祖的四个孙辈又迁往宁夏后卫(今盐池县)。由之可见,宁夏中卫、金积、盐池牛氏其实是陕北牛氏的分支。这就是“四祖打锅”一度被误传为“五祖打锅”的原因。

厘清先祖的这段行迹,回头再看中卫《牛氏家乘》的记载。

《牛氏家乘》的《序一》显然将二世祖牛马辛的部分经历,讹传并移植到九世祖牛大才的身上了。这是因为:
其一,景先公活动于洪武、建文之世,病逝于永乐二年。大才祖活动于万历年间,前后相距二百余年,绝不可能是景先公的嫡嗣。

其二,序中有“启(其)后宫学十余年”的记载,正好是牛马辛而非牛大才的经历。

其三,《序一》所称始祖“氏歌有道”和《序三》所称“弃武就文”之说,正好和葭州牛氏族人的行迹不谋而合。如前所述,牛氏族人初迁葭州,多追步先祖,修习武艺。见诸乾隆版《葭州志》中,就有将军两名、千户一名、百户二名。万历之后,由于全真教和白莲教在当地的复兴,族人渐有濡染。八世祖作为该组织的“老五”,便是最好的说明。

其四,序中“叠至七十致任归田,遍观方域,卜宅于中乃安厝”云云,正好醒明老五祖及其子嗣从靖边县宁条梁镇牛圈梁村出发,辗转定边县砖井堡牛圈村、宁夏银川牛家道、金积牛家桥等地的历程和时间。

    其五,牛家滩部分族人的择业取向,显然滥觞于葭州全真教和白莲教的双重作用。据传大才祖落籍中卫后,即和当地宗教组织与佛寺道观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其后裔曾有人在当地修习和传教乐舞,可见全真教所创的道教乐舞对当地族人的影响所在,而且这种风气至今犹存。笔者四次到牛家滩走访,发现当地从事阴阳先生这种行业的族人不下二十。阴阳家原本是道家的分支。其注重阴阳五行、地理风水和占卜术数的倾向,既与全真教有渊源,又和白莲教相交通。当年,老五祖将几个儿子分别安排于不同地方,其初衷,可能是令其“遍历各村,亲去传徒”,未料青才、邦才、国才、宏才诸祖相继务农,唯有大才祖恪守“报本追远”、“负笈传家”之道,甚得父辈真传。虽然在传教方面业绩平平,但子孙数代耕读传家,较之其他几个文盲兄弟可谓别有建树。尤其是以数代人的努力,撰修出四部牛氏族谱;虽屡经劫难,仍然保存至今,为我辈从事牛氏文化研究,提供了确凿的依据和必要的借鉴,厥功甚伟!

值得说明的是,笔者在宁陕之交族人聚居区调查采访过程中,采访对象多认为其始迁祖是十八祖之一翼祖的后人。但目前除却十八祖打锅后只有翼祖留居洪洞,而宁陕之交牛氏族人全部迁自洪洞之外,另一条值得研究的线索就是景先公落难之后,一度取舅家姓氏,改名徐行,且其中一子四代姓徐,与翼祖夫人的姓氏恰好相同。是巧合?还是别有因缘?就现存的资料,这就令不才如我所难以贸然确认了,有赖史料的进一步发掘才能得到有力的支持。

景先公的后裔,凡迁徙外省者,因代远事湮,渺不可知。留居宁陕者,虽历时六百年,衍传两万人,但辈份基本清楚,关系甚为密切。而佳县白云山牛家畔,堪称宁陕之交打锅牛氏的首发祥地。目前散居于陕西志丹、横山、靖边、定边,和移居宁夏银川、中卫、吴忠、盐池各市县的牛氏族人,多从佳县白云山牛家畔迁出。据各县志书和有关族谱记载,生活于佳县或由佳县迁出的牛家历代知名人士不下五十。其中有高官显宦,有士林鸿儒,有豪侠富绅,有节烈孝妇。而当代成就卓著者,更是层出不穷。其中不少人又走出宁陕,走出国门,走向全新的世界,走向全新的生活。

惟望所有的牛氏族人,如中卫《牛氏家乘·序三》所期望:继续“耕读传家”,“光前裕后”;继续“若螽斯之揖揖,如瓜瓞之绵绵”(7),在各行各业,不断做出超越先祖的成就。


 
注释
(1)黄佐《革除遗事·国朝典故》
(2)朱国祯等《皇明逊国臣记》卷三
(3)谷应泰《明史记事本末》卷十八《壬午殉难》。
(4)(5)净慈寺始建于后周显德元年(954)。后屡遭兵燹,毁于战火。洪武毁后,为僧人法净重建,故又称法净寺。
(6)《明史》卷一四三《列传》第三十一。
(7)两句均典出《诗经》。其中“螽斯之揖揖”,出自《周南·螽斯》。 “瓜瓞之绵绵”,出自《大雅·绵》。二者都比喻子孙众多、繁盛。盐州钩沉之三                     
盐州钩沉之三                        
联系我们

地址:郑州市丰产路21号省社科院东塔九楼C座
邮编:450000
研究会邮箱:niushiwenhua11@126.com
华夏牛氏QQ群:178873747

    牛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的宗旨:面向所有牛氏宗亲,追溯牛氏之渊源,研究其发展,褒扬其对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做出的丰功伟绩,联络其海内外子孙,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服务。